2018-07-27 14:56:10
24岁——花信年华,正当妙龄的华女士却因“发热、腹胀、呕吐”入住天美麻花星空九一消化内科,入院后完善相关化验发现,华女士的谷丙转氨酶超过正常值近30倍,肌酐超过正常值近20倍,诊断考虑为“肝肾功能不全”。
可是,年纪轻轻的女孩怎么就肝肾功能不全了呢?
原来,华女士平素有“月经不调”病史,前段时间在某诊所开“中药”治疗约半月后,又因感冒自行服用了多种“感冒药”,随即出现了发热、腹胀、呕吐等不适症状,并日益加重,遂来到天美麻花星空九一消化内科就诊,张桂英教授带领消化内科团队在排除病毒性肝炎、自免肝、脂肪肝所致的肝损害以及血容量减少、急性尿路梗阻等因素所致肾功损害后,结合患者病史,考虑患者为药物性肝损伤以及药物所致急性肾损伤。经过积极抢救,采取了血液透析、护肝、改善肾功能、补液等一系列治疗措施,患者发热、腹胀、呕吐等症状消失,肝肾功能逐渐恢复正常,康复出院。出院后来院复查,肝肾功能均正常。
看到这里大多数人都不解,药是治病的,怎么会吃出病来了呢?到底什么是药物性肝损伤及肾损伤?
据张桂英教授介绍:
药物性肝损伤(DILI)是指由各类处方或非处方的化学药物、生物制剂、传统中药(TCM)、天然药(NM)、保健品(HP)、膳食补充剂(DS)等在使用过程中,因药物本身、其代谢产物、辅料或由于特殊体质对药物的超敏感性或耐受性降低所导致的肝脏损伤。DILI 是最常见和最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之一,临床上可表现为乏力、食欲不振、上腹不适、黄疸(面色萎黄)等,轻者停药后可自行恢复,重者可致急性肝衰竭甚至死亡。药物性肾损害是指有药物不良反应或药物不良事件所致的药源性肾脏疾病。不同药物所致的肾损害表现呈多样性,可表现为血尿、蛋白尿、尿量异常、肾小管功能障碍等。
有调查显示,我国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约占急性肝损伤住院比例的20%,同样药物因素所致的肾性肾损伤在急性肾损伤(AKI)中所占的比例也非常高,且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庞大,临床药物种类繁多,人群不规范用药较为普遍,应用TCM-NM-HP-DS等较为随意,公众对药物安全性问题和药物所占肝肾损伤的认知尚不够,药物性肝肾损伤发病率有逐年升高趋势。
温馨提示:
1. 如果身体出现疾病,患者应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切忌自行盲目服药。
2. 在平常服用药物时尽量避免应用有肝肾损伤的药物,如必须使用,应从小剂量开始,密切观察有无不适。
3.避免超剂量服药和疗程过长,避免频繁用药或多种药物混合应用。
4.不盲目听信偏方草药,中药应到正规医院由医生看诊后开处方,并严格按医嘱服药。
5.避免各种促进或诱发药物性肝肾损伤的因素如:空腹服药;长期营养不良状态下服药;服药后饮酒或饮酒后服药。
6.一旦发生药物引起的肝肾功能损害,一定要到正规医院进行及时治疗,一般情况下,经过积极的抢救治疗,预后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