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07 08:48:25
近日,天美麻花星空九一普外二区成功救治一名乙状结肠扭转的“熊猫血”(RH阴性)患者,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已康复出院。
据了解,72岁的男性患者刘某乙状结肠扭转在急诊入院。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患者乙状结肠扭转难以复位,随时会出现肠壁缺血坏死可能,应尽快进行手术。但其血型化验为A型RH阴性,也就是“熊猫血”,此类血型血源稀缺,对救治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摆在廖国庆教授团队面前的难题是:患者应尽快手术,如果做,术中随时有出血风险,目前常德血站没有熊猫血,手术一旦出现大出血将无血可输,可能出现出血性休克甚至死亡。如果不做,乙状结肠扭转不能及时复位,将导致乙状结肠坏死、肠道破裂、弥漫性腹膜炎和脓毒性休克,随时危及生命。
对外科医生而言这无疑是一次巨大的考验,但考虑到患者实际情况及家属手术意愿强烈,廖国庆教授决定为患者放手一搏。术中探查可见乙状结肠扭转,形成闭袢性梗阻,乙状严重扩张,即将坏死。这种情况常规需要行结肠造瘘,待3-6个月再行造口回纳术。
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廖国庆教授团队凭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术中对患者进行反复肠道灌洗,短时间完成乙状结肠切除并一期吻合,避免二次造口回纳术。廖国庆教授凭着精湛的技术,术中出血控制在50尘濒以内,避免了输血。一出手术室,患者家属紧握医生的双手不停地感谢。廖国庆教授说道:“你们的信任是对我最大的感谢!”。
据廖国庆教授介绍,乙状结肠扭转是指乙状结肠在腹腔内发生异常扭曲,导致肠道供血受限。乙状结肠出现扭转发生的解剖学基础是由于乙状结肠及其系膜冗长,且其根部系膜狭窄,而诱因往往为肠腔内有粪便积存,由于重力作用,当体位突然发生改变或强烈的肠蠕动时,便会导致肠扭转。乙状结肠扭转如不及时复位,可能会引起肠管缺血坏死、穿孔,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廖国庆教授提醒,日常生活中应该要保持合理饮食、规律排便和适量运动,减少便秘的发生概率。“如果出现剧烈腹痛、腹胀、血便等症状要引起警惕,尽早到医院进行专业排查。"
编辑:腾燕妮
编审:李 晓
审核:胡卫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