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04 10:35:48
发热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在儿科急诊就诊的患儿中发热占据着重要地位,尤其是今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发热更是成为了一个敏感的关键词。而有些家长对发热一直存在错误的认知,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下面就几个常见的误区供大家参考。
误区 1 :发热到38.5℃才能使用退热药
不是。38.5℃不是一个严格的界限,如果孩子明显感觉不舒服,即使没有到38.5℃也可以给退烧药。
即使超过了38.5℃,如果孩子精神状态好,没有不舒服,也可以不给退烧药。发热的治疗目的是缓解症状、改善孩子的舒适度,而不是让体温正常。
误区 2 :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交替使用或增加剂量退热效果更佳
不建议交替使用。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交替使用可能比单用任何一种退烧药更有效,但尚不明确这种降温是否具有临床意义,安全性尚不明确。
超说明书剂量使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会增加肝肾功能损害的风险,严重者可致死。
误区 3 :用酒精擦浴退热效果更好
儿童禁止用酒精擦浴!酒精擦浴虽然能促使散热,但因小儿体表面积相对较大, 体温调节功能差,体温过度散失导致低体温。
高热时行酒精擦浴,会使患儿通过呼吸道和皮肤吸收大量的酒精。儿童因为肝功能不完善,对酒精代谢能力差,易导致血中酒精浓度升高,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毒性。
另外,对于正在服用头孢菌素类,硝基咪唑类等抗菌药物的患儿将增加双硫仑样反应发生的风险。
误区 4 :捂汗能退烧
孩子感冒发烧千万不能捂汗,捂汗可能导致婴儿产热和散热的不平衡,短时间内热量聚集,体温上升出现高热,甚至出现41摄氏度以上的超高热,部分孩子会因为体温过高导致脱水或者热性惊厥,1岁以内的孩子可能会出现捂热综合征,严重者可能导致死亡。
孩子不是因为出汗而退烧,而是因为要退烧了,才会出汗。